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动态
深入贯彻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勇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
发表时间:2016-12-01   来源:银川市科学技术局     

  

11月29日下午,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刚刚结束,市科技局就组织全系统干部集中学习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徐广国书记“践行新理念、发展新经济、实现新跨越,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重点围绕徐书记提出的“两个并重”(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并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新经济并重)以及“百千亿工程”、“1431战略”等战略部署,结合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了研讨,广大干部认为:徐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统筹全局、立意深远、重点突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局干部精神为之振奋,全面增强了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全市科技系统上下将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上,要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突破“守旧、守成、守常”意识;必须强化素质、强化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和服务能力;苦干+实干+巧干,坚决杜绝庸政、懒政、怠政和不作为、慢作为的行为,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意识,以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全面提升银川科技创新的工作水平和工作业绩。

全市科技系统将深入贯彻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准备之冬”活动为契机,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全身心投入明年的工作谋划和重大项目准备,强化创新思维、实施创新驱动,践行“两个并重”,以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以“国家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城市”为抓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强化措施,真抓实干,紧扣经济发展和供给侧改革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力推进“宁夏沿黄经济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核心区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经济的能力,勇做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为“两宜”、“两化”城市和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建设做出新贡献。

全市科技系统将深入贯彻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新理念、新经济、新跨越”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1257”工程,全面提升科技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既:围绕一条主线:紧紧围绕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与经济、金融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紧扣两项指标:促进R&D投入(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比重到“十三五”末实现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件;实现五大突破: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科技创新扶持政策体系、企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实施七项工程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工程。推动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中心等科创平台建设,综合运用认定奖励、运行补助、税收返还、基金支持等多重措施,全面推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并对认定单位给予建设费补助;鼓励国内外科研院所在银川建设转移转化中心,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给予建设运行资助;同时启动银川科技创新券,对企业开展检验检测、发明专利代理授权、科技成果转化等9类购买科技服务活动给予资助;科技创新项目培育工程。推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落地我市,着力解决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和重大民生领域科技“瓶颈”,综合运用科技项目先补助、先实施后补助、各类金融工具支持各类企业和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型企业“瞪羚”培育工程。综合运用“拨、投、贷、补、奖、买”等财政扶持方式,力争全市国家级高新企业达到100家(现为49家),“瞪羚”(指科技指标好、经济效益好、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科技型企业)企业达到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家。R&D(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投入推动工程。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采取R&D投入清零行动,调动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性,确保如期实现R&D投入达到3%目标;专利发明倍增工程。加大奖励资助力度,确保专利数每年增长30%以上,确保如期实现万人发明9件的目标;科技金融结合工程。实施“银川市科技创新发展投资基金”,市财政每年注资2亿元,连续5年计划注资10亿元,每年撬动至少4亿元的社会资本。实施“银川市科技研发基金”,契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每年安排1000万元放大贷款,解决企业科技创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科技创新扶贫工程。以科技特派员为核心,在全市扶贫点遴选一批具有明显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带动能力、明显促进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科技创新项目、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促进全市脱贫攻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