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动态
【聚焦宁夏九大重点产业⑦】“宁”字号绿色食品如何成为农业产业引领者?——宁夏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观察
发表时间:2021-03-23   来源:新华社     

2020年以来,宁夏紧抓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机遇,自治区党委政府将绿色食品产业作为九大重点特色产业之一,谋划打造千亿量级产业。记者调研发现,虽然宁夏奶产业、葡萄酒、枸杞等已经有一定产业链基础,但优质原料供给不足、龙头企业少、加工能力弱、市场品牌培育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记者调研认为,应加大招商引资引才,加快龙头培育、品牌推广和技术创新等,多措并举打造国家级绿色食品加工优势区,形成绿色食品加工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宁夏已认证登记绿色食品279个,有机农产品33个,获证优质农产品数量年增幅保持在6%以上,认证产品覆盖了优质粮食、牛奶、酿酒葡萄、枸杞、滩羊、硒砂瓜、马铃薯等产业。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葡萄基地里等待采摘的酿酒葡萄(2018年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记者调研了解到,近年来,宁夏绿色食品基地和加工主体已有一定基础。当前,宁夏已创建5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69个、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72个、农业农村部蔬菜标准园106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4个;全区食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57家,已培育从事食品加工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31家。

吴忠市有“黄金奶源基地”之称。据吴忠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军介绍,目前全市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已有137家,规模化率9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乳品加工企业10家,日加工能力5700吨,占全区的70%,伊利三期项目完成建成后,吴忠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态奶单体加工厂。

此外,宁夏绿色产品结构趋于多元,以粮油、乳制品、饮料、水果干(枸杞)、葡萄酒、糕点等为主的精深加工食品逐渐增多。据银川市科技局介绍,近年来当地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围绕枸杞、葡萄酒、奶产业功能食品等,加快科技创新与绿色食品产业深度融合。

产品精深加工也成为不少企业努力探索的方向。以吴忠市从事亚麻籽食品加工的宁夏君星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据企业副总经理李永华介绍,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已自主研发了亚麻籽油系列,功能性亚麻籽粉、咀嚼片等膳食补充剂,亚麻蛋白等天然营养提取物等10多种功能性、个性化的亚麻籽系列产品,安全多样、营养方便。

与此同时,宁夏逐步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了区、市、县、乡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全区已有1500个蔬菜基地、畜禽养殖场、水产品捕捞点等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1268家农资经营主体接入自治区农业投入品在线监管系统,宁夏产地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达97%以上。

品质是品牌的基础。当前,宁夏各类特色农业品牌达到317个,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14个蔬菜生产基地入选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盐池滩羊、中宁枸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分别为71.1亿元、172.9亿元、276.4亿元,在全国均有不小名气。

新老问题交织致高质量发展受阻

尽管宁夏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优质原料供给不足、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精深加工水平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新老问题叠加下,产业发展依然面临不小障碍。

在盐池县大水坑镇宋堡子村生态牧场,滩羊在跑道上“锻炼”(2020年11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优质原料供给不足,导致生产加工脱节。原料生产与加工需求不匹配,绿色食品价格、质量和供给还不稳定。李永华说,亚麻籽产品属于健康产业,市场需求大,且耐旱耐碱,宁夏很多山坡荒地适宜种植,但农户积极性不高。他说:“企业一年至少消耗2万吨亚麻籽,但目前90%都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进口,西海固有种植亚麻籽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当地群众种植量偏小。”

——加工主体规模小,制约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据统计,宁夏食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仅有4家,以奶产业为主;销售收入5000万元和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仅占总数的7.7%和4.3%。分散式、粗放式经营的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偏多,资源实力、技术研发能力等严重制约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技术人才缺乏,精深加工能力弱,产品同质化严重。数据显示,宁夏绿色食品加工企业85%的职工学历都在大专以下,管理人员主要以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仅占5%,科技研发和品牌策划滞后。与此同时,宁夏农产品结构单一,初级产品多、高端产品少。比如,瓜菜产业85%以保鲜加工为主,果蔬汁、果蔬干等新型深加工产业较少。杨军认为,低端产品容易同质化,产品附加值越高,市场竞争力才能越强。

——绿色食品产业千亿产值目标明晰但核算模糊,影响产业精准发展。部分受访对象认为,宁夏九大重点特色产业中的奶产业、枸杞、葡萄酒、肉牛和滩羊等产业都与绿色食品产业有重合,在打造千亿量级时难免出现交叉核算,可能会出现“9个1000亿元相加小于9000亿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因九大产业牵头部门不同,为确保各产业协同有效推进,宜探索行之有效的分类方式,理清产业边界,细分细化发展方向,将政策、资金资源向其他优质农特产品分流,做精做细绿色食品产业。

“补短板”势在必行

针对宁夏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记者调研认为,应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主体培育、科技创新、品牌营销、质量监管等制定措施,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宁夏固原市西吉县西吉工业园区内的宁夏福寿康宁大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包装枸杞深加工产品(2020年9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一是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将奶牛、酿酒葡萄、肉牛滩羊、枸杞、瓜菜等作为产业集聚区整体包装推介。受访人士建议,招商引资重点瞄准绿色食品产业发达地区,以市场为主体创新委托招商或以商招商,补齐宁夏产业发展薄弱环节;同时将酿酒葡萄等优势产业作为产业集聚区打包宣传,完善产业园功能,吸引更多客商针对性落地。

二是做大龙头企业,强化科技创新。受访人士认为,培育壮大加工主体是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利益链的重要抓手,应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牵头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户等形成产业化联合体,构建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抱团发展。而要提升价值链,就要强化科技创新,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开展绿色食品加工技术攻关合作,发展精深加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同时还应加强与全国食品专业高等院校、外省人才市场、知名食品企业对接,建立自治区级绿色食品专业人才库,培养引进一批专业技术工人。

三是完善监管体系,做强“宁”字号绿色食品品牌。质量成就品牌,品牌决定市场。在质量方面,建议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推进原料标准化生产,通过绿色食品企业年检、产品抽检、淘汰退出等方式确保区内主导产业绿色食品认证逐步全覆盖,并探索建立绿色食品从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到监管的全程可追溯体系。品牌方面,建议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培育知名企业和产品品牌,在大力宣传推介和保护本地品牌的同时,加大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知识产权、品牌维护等培训力度,维护品牌形象,叫响“宁”字号绿色食品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