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成果
银川19个科技项目为精准脱贫铺新径
发表时间:2019-11-12   来源:银川市科技局     

“每年给我分四千块钱,已经分了三年了,今年连入股的本金也退给我们了!”11月11日下午,在金凤区良田镇园林村的建档立卡户肉牛托管入股分红仪式上,65岁的村民王春风激动地说道。

王春风和老伴由于常年体弱多病,已丧失劳动能力,每月依靠低保和养老金维持生活,此前一直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3年前,银川市科技局在园林村开展科技扶贫项目,以“科技项目+龙头企业(科技特派员)+村集体+建档立卡户”的模式,通过企业带动建档立卡户脱贫。

“当时这个项目一共选了20户建档立卡户,每户出资2000元,科技局给每户出资14000元,在壹泰牧业每户托管了2头肉牛,连续三年进行分红,每年每户分红4000元。”园林村党支部书记杨金仓介绍,村民们每年拿到分红后,有投入设施温棚的,有投入养殖业的,也有用于家庭生活的,目前这20户建档立卡户都已实现脱贫。“我觉得这种形式挺好的,每年分红既能学一些肉牛养殖的技术,也能增加一些收入。”村民伍平娃介绍。

按照这一模式,银川市科技局还在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五村、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分别实施了“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示范”、“香菇设施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目前滨河五村集体各收入红利4万元,较上年翻了一番,而“香菇设施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已经带动户建档立卡户实现精准脱贫。

在实施科技扶贫项目的同时,市科技局也在帮扶村引进科技型农业企业,并组织开展了科技培训。金凤区良田镇园林村、园子村以设施瓜菜种植为主,由于温棚长期连作,过渡施用化肥、农药、激素、除草剂,造成土壤中有益生物菌逐年减少,病原菌群数量不断增加,温室土壤病虫害滋生传染,严重影响产业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2016年,市科技局为其引进科技特派员企业从瓜菜种苗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环节,施用农业微生物菌肥和菌剂,增强土壤中有益菌含量,使土壤中有益生物菌比例高于土传病原菌,大大降低土传病害发生率,指导农户从依靠化学肥料、化学农药传统生产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目前项目区日光温室每亩减少化肥用量60公斤,减少化学农药用量70%以上,节约生产成本30%以上,采果期延长35天左右,产量增加15%以上。

园林村仅是银川市科技扶贫工作的缩影。2018年以来,市科技局集聚科技、信息、人才等创新要素,选派50名科技扶贫特派员在贫困村创新创业,实现了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及脱贫富民项目19个,落实自治区、银川市财政科技资金570万元,带动项目总投资8417万元,覆盖贫困村32个;定点帮扶村新增科技扶贫项目3个,落实项目资金58万元,带动投入180万元;同时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肉牛综合养殖技术、土壤修复改良技术、设施绿色丰产技术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为贫困村扶贫产业提供了强力支撑。

(撰稿: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 梁小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